汽車零部件潤滑解決方案
汽車零部件 20世紀以來,世界汽車年產量先以幾千輛、幾萬輛計,后以千萬輛計,至1978年已達到4249萬輛左右。汽車工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業。80年代,世界上20個最大的工業企業中有6個是汽車制造公司。1980年,全世界汽車保有量約為3.35億輛,其中轎車為2.65億輛,貨運汽車和客車為7000萬輛。汽車的生產和使用,涉及的面很廣。70年代,世界上20多家規模最大的汽車公司約有職工500萬人,與汽車有關的職工,如駕駛員、修理技工、推銷員和加油站職工等,約有2500萬人。美國在60年代,如包括公路運輸系統和石油、橡膠等企業的職工在內,則全國每7個職工中即有1人與汽車有關,1/6的企業與汽車的制造、銷售、服務和使用有關。70年代生產的鋼帶的36%、冷軋鋼板的44%、鉛... |
汽車工業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經濟系統工程,不同于普通產品,汽車產品是一個高度綜合的最終產品,需要組織專業化協作的社會化大生產,需要相關工業產品與之配套。長期以來,汽車工業作為國家重點投資和發展的產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世界汽車工業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的汽車工業尚屬幼稚產業,國際競爭力不足,隨著經濟全球化,汽車工業必須面對國際與國內廣泛領域的挑戰。
我國的汽車工業起步于50年代,經過50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較好的產業基礎,汽車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4位,汽車工業已經初步顯示出產業關聯度大、資金積累能力強和就業人口多的特點。隨著汽車工業的進一步快速發展,汽車工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正越來越突出。汽車工業取得的成績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總量迅速增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生產布局和產品系列,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基本上可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2004年底,我國汽車生產能力超過500萬輛,汽車產量從1980年22萬輛快速增長到2004年507.05萬輛,居世界第4位,2004年銷售汽車507.11萬輛,居世界第3位,已成為世界汽車生產與消費大國。
對汽車產品生產較穩定、產值較大的5857家企業統計表明:2004年我國汽車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10849.55億元,利潤總額719.85億元,其中15家重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458.82億元,利潤總額為381.93億元。2004年底汽車工業從業職工498.68萬人,加上直接相關行業就業人數為6761.19萬人。2004年我國汽車產品出口金額為114.92億美元,其中汽車整車出口13.63萬輛,配件金額87.84億美元。分別比1990年增長了865.71%、1249.5%、1142.43%。2004年我國汽車產品進口金額為161.88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了527.44%;進口整車17.57萬輛,比1990年增長了399.15%;進口配件金額為103.58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了935.8%。
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
從90年代,國家對汽車工業的扶持政策明顯向重點骨干企業傾斜,特別是《汽車工業產業政策》頒布之后,大部分投資集中于15家重點骨干企業。同時,隨著國內汽車市場迅速擴大,不少骨干企業的生產達到或接近了經濟規模,汽車工業組織結構優化,汽車工業生產集中度顯著提高。2004年全國15家大企業產量為458.33萬輛,占全國汽車總產量的90.4%,已經形成了第一汽車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東風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15家企業占領全國絕大部分市場的格局。
產品結構趨向合理,技術水平得到提高
在《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實施與市場競爭推動下,企業逐漸重視技術引進和RD投入加劇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提高了整車及關鍵零部件水平。技術引進已從過去單純引進生產技術,轉變為同時引進產品開發人才與產品開發技術,并開始與國外聯合開發新產品,“缺重少輕,轎車幾乎空白”的結構不合理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轎車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11%提高到2004年45.7%,而載貨車所占的比重則由64%降到29.9%。汽車工業的產品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正逐步趨于合理。
汽車市場消費結構轉變
計劃經濟時代,汽車一直被作為生產資料管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這一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購車比例逐年快速增長,中國汽車市場消費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據統計,2004年我國個人汽車保有量從1990年的81.6萬輛增加到1497.2萬輛,增長17倍,個人汽車保有量占全國保有量的比重則從14.8%上升到55.3%。在一些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私人購車已經達到很高的比例,據有關資料顯示,從1980年至今,北京機動車數量以平均年遞增15.1%的速度增長,到2004年底已突破182.4萬輛,其中私人購車增勢迅猛,年遞增率高達50%左右,在近幾年新增車輛中,私人購車占70%~80%。
汽車零部件工業有了較大發展
“八五”、“九五”、“十五”期間,通過對一些為轎車配套的零部件企業進行技術引進和改造,以及一批零部件合資、獨資企業的建立,汽車零部件工業已開始從主要生產載貨汽車零部件向主要生產轎車零部件轉變,從簡單仿制向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等效替代、自行設計和開發轉變,從面向國內市場向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轉變。2004年零部件出口創匯從1990年的0.8億美元增加到87.8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