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解放后60多年的發展,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作為國家實力標志之一的軍事力量,在和平時期武器裝備發展水平是體現其實力的重要方面。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軍隊裝備的巨大進步同樣令世界矚目。回顧1949年以后我國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它成為中國國家實力增長的一個縮影。
引進技術、仿制生產奠定國防工業的基礎 (1950年至1962年)
近代中國面對世界時,已處于極度衰弱的狀態,其首要原因是社會生產水平仍停滯于落后的農耕方式而錯過了工業化大潮,軍事上也錯過了熱兵器、機械化這兩個歷史發展機遇。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時忙于內戰,國家始終處于分裂混亂之中,當權者重點經營的軍工產業也不過是外國的附庸,國內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都不能制造。
世界軍事發展史證明,沒有國家工業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軍隊機械化和現代化。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便提出:“中國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必須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這是兩件大事。”鑒于當時國內工業基礎過于薄弱,中國國防事業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應急購買蘇聯先進裝備,一方面建立獨立的國防體系。上世紀50年代中國重工業建設起步時,我國軍工部門及時補上了機械化這一課,同時在發展核武器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抓住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
自主研制、艱難突破為國家提供了戰略威懾力 (1962年至1978年)
60年代最令國人自豪的軍事成就,就是“兩彈”(導彈、核彈)的研制成功。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中國的常規武器研制進入了一個漫長的消化蘇聯技術的時期,雖有部分自主創新,卻因原有技術基礎薄弱而未能實現跨代突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又造成許多科研、生產單位處于癱瘓或半癱瘓狀態。
我國武器裝備發展在這一階段的獨立探索,經歷了種種曲折,雖然步履維艱并走了不少彎路,卻畢竟積累了經驗,并總結了教訓。通過自身的努力,還鍛煉出一支本國自主科研隊伍,這又為后來的大發展創造了基礎條件。
技術儲備、戰略調整形成升級跨代的實力 (1979年至上世紀90年代后期)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一些軍工部門領導人走出國門,與西歐軍工科研機構開展了交流,由此他們痛感自身的差距并增強了追趕的緊迫性。
由于立足于自研為主,并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當時國內軍工科研在經費大幅壓縮的情況下仍有重大進步。國內軍工企業對國外先進武器只少量購買樣品,再努力吃透其技術,并以引進的技術改造舊裝備。例如,軍工業引進國外航電技術改造了殲-7戰斗機,用引進的火控技術改造了59式坦克,都使其戰斗力有了跨代升級。80年代以后軍隊長期實行了“忍耐”方針,國防費用一再壓縮,中國的國防企業對武器則采取多研制、少生產的方式,雖然相當長時間內軍隊裝備沒有太大改善,軍事科技水平卻有了不小的提升。
從90年代中后期起,中國軍隊將信息化作為軍隊建設方向,裝備信息化也被列為武器發展的重中之重。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的實踐證明,現代信息電子技術已經改變了戰爭的樣式,“硅片較量”比“鋼鐵拼搏”更重要。由于國家863高科技發展計劃的實行,整個國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又為向軍品研制轉化創造了重要的前提條件,國內電子、信息工業的發展,也使國防科研和軍工生產邁上一個臺階。
技術創新、跨越發展推動武器進步進入第二個黃金期 (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
現代武器裝備的研制是國家科技水平的結晶,同時也靠經濟實力支撐。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大大增強了經濟實力,邁向新世紀后終于結束了“忍耐”期,對國防的投資逐年增長。尤其是1999年美機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的發生,不僅激怒了全國民眾,也使國防部門更深刻地認識到增強國防科技實力的重要性。據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時宣布的數字,在此前10年間中國對武器裝備研制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了1999年以前的50年。
進入新世紀后,由于國內科技水平得到躍升和國防投入增加,軍工科研終于得到了解放以來從未有過的良好物質保障,武器研制有了快速發展。如果將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算作中國武器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期,進入新世紀后可謂進入了第二個黃金期。相比之下,第一個黃金期中國軍隊武器的快速發展還是全面模仿蘇聯,第二黃金期的發展特點卻是自主研發,對外購買少量武器只是作為補充,這才有了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希望。